7月18日,由山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承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二期轮展在北京举行了开展仪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单繁华地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蒙藏学校旧址内,以“展览+体验”的方式,展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其中,我市精心布设了石榴文化和鲁班文化两个体验展厅。
鲁班锁在山东体验项目鲁班文化体验展厅参展。展会期间,国家统战部领导到体验馆参观指导工作,圣匠鲁班品牌创始人李浩向各位领导汇报鲁班是各民族共有的,鲁班精神是各民族共创的,鲁班文化是各民族共享的,并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认可!
枣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包希安,枣庄市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王虎,滕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义陪同省统战部领导一行参加了仪式,并参观鲁班文化展厅。
在这里,可以沉浸式观看鲁班传说故事,在薪火相传、与时俱进中,体会精益求精和创新求异的工匠精神;可以沉浸式把玩“鲁班锁”,古人那惊奇巧妙的榫卯结构,何尝不是中华民族56个民族互嵌合融、牢不可破的缩影;可以进行一场跨时空的文化碰撞,与鲁班神魂交流,以激励后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力量之源浸润心灵。
传承和弘扬鲁班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与时俱进。鲁班这种“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姓公输,名班,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滕州人),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手工业工匠和杰出的发明家,是与“科圣”墨翟同时代的平民圣人,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视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尊崇。
非物质文化遗产鲁班锁代表性传承人李浩,2009年选聘成为山东省枣庄市滕州级索镇大学生村官,2016年推选为共青团中央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2010年注册成立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创立【圣匠鲁班】品牌。以弘扬鲁班文化、传承榫卯工艺为己任,通过查阅大量古籍资料,走访多位民间匠人,致力于恢复传统制作技艺,并结合现代工艺,保护性开发了鲁班锁系列文创产品。为鲁班锁的技艺传承及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荣获枣庄市市长质量奖、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国家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荣誉称号。新华社、人民网、大众日报、中国文化报、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
非遗鲁班锁传承企业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是枣庄市第一个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被评为枣庄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东省旅游产品研发基地,入选山东省重点文化企业产业库,获得第四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公司研发的鲁班锁系列文创产品荣获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金奖、中国百佳旅游商品等荣誉50余项,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传说是鲁班的发明,是一种榫卯结构的中国古代文化智慧的结晶。鲁班锁的形状和内部构造各不相同,一般都是易拆难装。在阴阳卯合、榫卯结构的穿插中,蕴藏着大智慧及深厚的哲理。鲁班锁由最初的三根、六根、九根木条组成,三维拼插,内部凹凸啮合,外观严丝合缝、十字立体,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八根、二十九根、六十多根,外观与结构变化更是无穷无尽。如今,鲁班锁材质颇为讲究,选择紫檀、花梨、酸枝等名贵硬木为材质,采用了嵌银丝、雕花等工艺制作。鲁班锁表面绘有祥云、如意、万福等传统吉祥图案,寓意平安美好。鲁班锁以传统工艺制作,结构精巧,集装饰性与趣味性、民间智慧与当代审美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