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创非遗产品——鲁班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中国亚太投资工作委员会肩负起了将其向全球推广的重任。
“非遗”鲁班锁,凝聚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家居美学饰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结构,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高超水平。 如今,“非遗”鲁班锁将走进全球唐人街。在那里,它将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海外游子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家乡气息。侨团也将以“非遗”鲁班锁为纽带,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对于侨商而言,“非遗”鲁班锁不仅是一件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更是商务交往中的独特礼品。它可以增进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商业文化和传统技艺。
侨媒可以通过对“非遗”鲁班锁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将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传递给世界各地的观众,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侨校中,“非遗”鲁班锁可以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而在“一带一路”合作园区和项目展示交流中,“非遗”鲁班锁更是充当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和文化底蕴,为国际合作搭建了一座文化桥梁。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鲁国工匠鲁班发明了一件可拼可拆的榫卯构件,被后人称之为“鲁班锁”。鲁班锁,也叫八卦锁、六子联方等,其构造起源于我国古代木建筑、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榫卯关系,三维拼插、内部凹凸啮合,结构牢固、结实,十分巧妙。鲁班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民俗底蕴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古代智慧的象征性符号,不仅装点民俗,更启发民智。
制做鲁班锁的木材要经过长时间自然风干,榫卯的处理要做到严丝合缝,需要经过选材开料、粗胚成形、后期处理三大流程,包含锯割、刨削、画墨、截头、开榫、刹榫、推槽、镂边、雕花、镶嵌、檫漆、描金等三十八道工艺,制做周期约一年以上。
非遗鲁班锁代表性传承人李浩: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共青团中央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第九届枣庄市市长质量奖、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2020年度山东省服务业专业人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青年产业人才、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等荣誉称号。
中国亚太投资工作委员会的这一举措,将让“非遗”鲁班锁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非遗”鲁班锁在新中式办公展示、新中式生活以及中外文艺交流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推动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让这一古老的智慧结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